Translate

Thursday, October 3, 2013

强迫症(英语: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缩写:OCD)


强迫症英语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缩写OCD)即强迫性神经症,亦譯沉溺,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為焦慮症的一種。

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入侵式的思维所困扰,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使到患者感到不安、恐慌或者擔憂等等,從而進行某種重複行為,至使舒緩其此種壓迫感受。( 有时,这还与某种焦虑有关)患者自知力完好,對於症狀了解,然而无法摆脱強迫行為。

強迫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精神問題中的第四位,其病發率跟哮喘糖尿病同樣普遍[1]。在美國,每50個人就有一人可能是強迫症患者[2]
強迫症患者典型的症狀是「帶有強迫性的行為」,例如不斷地洗手、收藏東西、反覆檢查門鎖、計數及祈禱等。患者也可以出现强迫观念(例如强迫性回忆、强迫性怀疑、强迫性联想、强迫性穷思竭虑等),或强迫行为与强迫观念同时出现。

患者的自我内省能力完好,患者可以很理性的感觉到这种强迫行为及强迫观念是没有必要的,但又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加以克服,有时还有可能发生自我反强迫。患者的求医欲望迫切。这是一种很典型的自我内心衝突症状,由于这种强迫行为以及强迫观念的存在,有时会使患者情感出现明显的焦虑。强迫症包括强迫性行为和强迫性思维,患者明明知道这些想法毫无意义,却控制不了为此感到痛苦的情绪体验。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都有完整的自知力,知道自己患有某方面的障碍,这与精神性症状有根本的区别。

病因目前尚未明確。
  1. 患者有超強的聯想和想像力。過去有多個調查發現患者擁有高智商的比例高於正常人,或許因為病人的複雜思考模式正是導致發病的其中一個必要條件。
  2. 長期沒有安全感,對某些方面的擔憂持續存在。強迫症患者過度關注某些方面,而在其他方面的關注度降低。這與長期緊張的家庭社會關係有一定關係。
  3. 對現實的感知能力下降,記憶力退化,對自己已做過的同一件事印象不深,有的甚至是遺忘。導致再次想到某件事時還和當初一樣要重新來一遍,造成形成強迫的外在表現。
但和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多巴胺不平衡有關,生理心理狀況,遺傳、環境因素都可能致病。
有人認為,開始是由於自身的性格,在某一件事情的刺激下,為了克服某種焦慮,反覆出現過多或重複的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導致中樞神經興奮和抑制失調。從而強化並導致了這種習慣的形成,導致了強迫症的形成。一個說法認為:肛門滯留人格可能是強迫症的一種輕微表徵。

每50個人之中,約有一個在一生中某些時候會患上強迫症。但男女的病發率相等。平均发病年龄为17周岁,但是女性较晚于男性。據統計,在英國便有一百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強迫症。著名的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和足球員贝克汉姆亦是強迫症的患者。

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改变。
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者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1. 强迫联想: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2. 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3. 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4. 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5. 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强迫动作

  1. 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髒”,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2. 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經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3. 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4. 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强迫情绪(obsessive emotion)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慌症患者那样对特殊物体、处境等的恐惧。

目前认为,一般病情较轻的强迫症患者可以只使用心理疗法,病情较重的强迫症患者使用解释性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对神经症疗效较好的森田疗法。对少数使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没有任何收效、久治不癒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神经外科手术加以治疗,在是否使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上,需严格掌控病患对象。另外,使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有可能对大脑造成一些现在未知的损害。

卡伦·霍尼的理论和森田疗法等疗法都提出,对于强迫症的治疗,不应只着眼于表面的症状,而应该从治疗焦虑症的本质上加以解决。

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尤其是强迫症的良好效果,已得到学术界和广大患者的公认。简言之就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所谓顺其自然,就是我们患者要尊重和适应自然规律。面对强迫观念的侵袭,不能去控制也不能和它讲理,控制意味着精神抗拒而讲理意味着精神交互,这样做只会越发严重和敏感,是治疗强迫症的大忌。要正确理解顺其自然,我们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自然”,大家知道“月有阴晴圆缺天有不测风云”这就是自然,地球没有我们人类的时候就存在,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我们只有尊重和接受才会过得坦然,要不然就只有自讨苦吃。

为所当为就是带着痛苦做自己该做的事,该干嘛就干嘛,不为强迫观念停下脚步去思考个大半天,这样的话永远陷在强迫泥淖里而不能自拔。强迫症患者总是努力摆脱症状的束缚,这是最大的錯誤觀念。其实强迫症“自癒”的过程不是我们去摆脱症状,而是症状来摆脱我们,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做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对症状不理不睬,它就会自动消亡(见人民卫生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森田正马《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的根治法》、高良武久《森田心理疗法实践——顺应自然的人生学》、大原健士郎《森田疗法与新森田疗法》等)。根据统计强迫症的治愈率为70%~75%之间。

有些其他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等也可能出现强迫症的症状(如强迫行为及强迫观念),这类精神病患者与一般强迫症患者不同的是,这些患者所产生的强迫行为及强迫观念很不清晰。患者对这些的感触也不深刻。且强迫观念的内容杂乱离奇。患者被医治的欲望也不强烈。自知力也受到了相应的损害,这类患者的思维属性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一般强迫症患者思维属性没有发生变化。


部分人認為當有人不斷重複某種行為,例如賭博運動,當有人具有以上的行為特徵時,他可能患上了強迫症,但事實並非如此。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患上了強迫症要取決於他在重複完特定行為後的反應,假如一個人不斷賭博,自己并不能从赌博中得到快乐則初步可判斷那人患上強迫症,但如果那人認為這些行為是愉快的,他則並不是患上強迫症。

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尼在其著作《我们内心的冲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书中都提出,治疗包括强迫症在内的焦虑症都要从人格着眼,从焦虑的治疗和人格的重定向出发,因为一切神经症本质都是性格神经症。[3]

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切忌没有“痊愈”的概念,这是大部分强迫症患者的錯誤觀念。所谓顺其自然,就是主张“放弃治疗”。这种方法很类似中国的“无为”思想,以无为达到有为。要求我们在接受森田疗法过程中,不要太在意治疗效果和过程,如果总是在这上面纠结,说明你的思维还停留在强迫观念上,还是再在意它。我们不主张用认知疗法来干预强迫症,这是强迫症治疗的大忌,所以强迫症患者不能和症状讲理来安慰自己。正如:秀才和兵的故事一样,患者是秀才,症状是兵,碰在一起有理都讲不清。强迫症“自癒”的过程是很难以感觉的,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好起来的,这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1. ^ Hollander, Eric; Dan J. Stein.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nforma Health Care. 1997. 1. ISBN 0203215214.
  2. ^ Null, Gary.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Get Healthy Now. Seven Stories Press. 2006: 269. ISBN 1583220429.
  1. ^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NeurosisAndHumanGrowth


  • (英文)强迫性神经症: The Facts, ISBN 0-19-262860-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牛津大学出版2nd edition 第二版(January 15, 1998)1998年1月15日, by Stanley Rachman and Padmal De Silva.作者 Stanley Rachman 和 Padmal De Silva .Book for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clude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treatment, effect on family, work, and social life, practical advi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other disorders.
  • (英文)男孩不停的洗涤, ISBN 0-451-17202-7, by Judith L. Rapoport. A highly readable introduction to OCD, with case histories.
  • (英文)Edna B. Foa & Reid Wilson, Stop Obsessing! How To Overcome Your Obsessions And Compulsions, Bantam Books, 1st Edition (July 2001), ISBN 0-553-38117-2. A self-help text for OCD patients, clear, precise and practical.
  • (中文)《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尼,译林出版社
  • (中文)《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卡伦·霍尼,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相关书籍
  • (中文)《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尼,译林出版社
  • (中文)《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卡伦·霍尼,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英文)精神与大脑, Neuroplasticity and the Power of Mental Force, ISBN 0-06-098847-9, by Jeffrey M. Schwartz, Sharon Begley.
  • (英文)Brain Lock: Free Yourself from Obsessive-Compulsive Behavior, ISBN 0-06-098711-1, by Jeffrey M. Schwartz.
  • (英文)The Imp of the Mind: Exploring the Silent Epidemic of Obsessive Bad Thoughts, ISBN 0-452-28307-8, by Lee Baer.

article by other author
source from wikipedia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